- · 《体育风尚》栏目设置[05/29]
- · 《体育风尚》收稿方向[05/29]
- · 《体育风尚》投稿方式[05/29]
- · 《体育风尚》征稿要求[05/29]
- · 《体育风尚》刊物宗旨[05/29]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结合研究进展(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4.2 “体医结合”与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虽然经历时代的变迁和无以计数的
4.2 “体医结合”与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虽然经历时代的变迁和无以计数的民族迁徙、融合,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体育文化却能够得以传承和弘扬, 这也彰显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囧的魅力。 在这些精彩纷呈和形式各异的传统体育文化中,以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为主的传统体育可谓备受瞩目。在一项老年人健康干预模式的研究中提出将“医养结合”及“体医结合”模式进行整合,并把传统养生体育作为载体构建“传统养生体育+医疗+养老”的老年健康干预模式[10]。 有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和中医的根源相同,均包含着整体健康观,技法上互利,目的相同,而传承的交融培养了武医兼备型人才[11]。武术与中医在理念上、技术上、业务上和人才上的融合提示强化观念上“体育+医疗”的大健康观念,模式上构建体育与医疗互补,业务上优化预防兼顾治疗,人才上培养体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11]。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媒介空前发展、文化冲突与融合加剧的当今时代亦影响深远。国内外学者对太极拳运动与身心健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2],证实这项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身体步态、平衡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3,1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道教提倡“天人合一”“尊道贵德”“重人贵生”, 对于生命长久存在的追求也体现出古人超越自然规则的朴素思想。太极拳与导引术是道教文化的结晶产物,无论其修身心的理念还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养生观都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更是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与医学的融合。 实际上,中国传统道教养生体育可能更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干预。 最近研究表明,中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对于成年人的健康有促进作用,中低强度运动并没有显著效应[15]。 从运动员训练增益和大众身体活动的健康促进都需要量化负荷[16]。身体活动只有达到一定负荷才能产生健康促进的效应。 因此,以传统养生体育与医疗相融合的模式可能对老年人和不适宜大负荷运动的人群是合适的,但对于其他年龄群体,如儿童青少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处方。
4.3 国外“体医结合”研究
美国是“体医结合”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政府为主导,科研机构、体育组织为补充,把医疗服务和体育健身服务相融合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平台,在群众科学运动和预防慢性疾病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7]。 一项关于体医融合协同治理的研究发现,美国的体医融合协同采取顶层设计协同的治理环境, 构建多元化健康服务平台,健全治理责任分担机制的治理举措[18]。 美国的经验对我国“体医融合”的启示是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顶层设计协同治理,构建体育和医疗机构联合的体医融合服务平台,同时,确立责任分担,明确多方主体的责任[18]。
日本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制定了一系列的运动健康政策, 如20 世纪60 年代的“体育振兴法”“关于增进国民健康和体质的对策”,20 世纪70-80年代的“第一次国民健康促进对策”“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21 世纪之后日本关于运动健康政策愈加全面,如“健康增进法”和“为了增进健康的运动指针2013”等。 特别是2000 年提出了“健康日本21”中提出了最终建成所有国民身心健康且具有活力的社会[19]。 德国的体育特点是大众、竞技、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均衡模式。德国统一后健康政策涉及多个广泛分布的机构,既包括医疗保险、数据分析、大众疾病分析,还包括交通运输部门等。
国外健康促进和“体医融合”政策为我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体医结合”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不仅需要加大群体体育的经济投入,还需要政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健康政策。 另外,需要加强群众体育活动健身指导的力度和质量。
5 “体医结合”存在的问题
5.1 “体医割裂”现象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和体育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在管理模式上采用了条块化管理[2]。朱晓东等[2]在体医结合路径探索研究中认为,体育部门主导实施的全民健身与医疗卫生部门推行的运动非医疗健康干预之间存在不相容的现象, 换言之,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疗与运动之间存在割裂现象。 其它研究也认为[20],体育和医疗行业之间的业务重叠较少,并且两者的组织和管理存在于不同的体制,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也造成了两者关联度较低,并未形成两者在健康促进上的合力。体育部门更多的是侧重于群体体育的普及和开展、竞技体育的组织、体质监测,而医疗部门主要是以疾病的防治为主,在管理和组织上两个部门是相互独立的,缺乏必要的协同机制[20]。 “体医割裂”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无论体育部门,还是医疗卫生部门都应深刻意识到彼此在健康促进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时,这也对体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智能化、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体育人才要有一定的医学基础,而以医生为代表的医疗卫生人才也同样要懂得人体运动科学理论。 同时,医学院校应加大“体医结合”教学内容上的时数比例,提高体育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 也唯有如此,“体医结合”才能从单一的理论研究上升到实践层面,从而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体育风尚》 网址: http://www.tyfszz.cn/qikandaodu/2021/0317/987.html